瀝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城市道路、高速公路和機場跑道等工程中的柔性路面結構,具有施工便捷、行車舒適、維修方便等優點。其典型做法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步驟:
一、施工前準備
1. 基層驗收
檢查下承層(如水泥穩定碎石基層、級配碎石基層等)的平整度、壓實度、強度、高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。
清除表面雜物、浮塵、油污等,確保粘結良好。
2. 測量放樣
設置中線、邊線及高程控制點,用于攤鋪厚度和平整度控制。
3. 噴灑透層/封層/粘層油
透層油:用于非瀝青類基層(如水泥穩定碎石),增強基層與面層粘結。
封層:防水、防滲,常用于半剛性基層上。
粘層油:用于瀝青層之間,提高層間粘結力(如下面層與上面層之間)。
二、瀝青混合料拌合
1. 原材料準備
瀝青:常用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,特殊地區可選用改性瀝青(如SBS改性瀝青)。
集料:粗集料(碎石)、細集料(機制砂或天然砂)、礦粉,需潔凈、干燥、堅硬。
配合比設計:通過馬歇爾試驗確定最佳瀝青用量和級配類型(如AC-13、AC-20等)。
2. 拌合
在瀝青拌合站集中拌制,控制溫度:
普通瀝青混合料:145~165℃
改性瀝青混合料:160~175℃
拌合均勻,無花白料、無離析。
三、運輸
使用自卸車運輸,車廂涂隔離劑(如柴油+水混合液),防止粘連。
覆蓋保溫篷布,減少熱量損失和污染。
運輸時間不宜過長,避免溫度下降過多。
四、攤鋪
1. 攤鋪機作業
采用自動找平攤鋪機,控制松鋪系數(通常為1.15~1.30)。
攤鋪溫度:
普通瀝青:≥130℃
改性瀝青:≥160℃
保持勻速連續攤鋪,避免停機造成橫向接縫。
2. 接縫處理
縱向接縫:熱接縫優先;冷接縫需切割整齊、涂粘層油。
橫向接縫:垂直平接,新鋪前加熱軟化舊端部。
五、碾壓
分三個階段進行:
1. 初壓(緊跟攤鋪)
目的:穩壓成型,減少輪跡。
設備:雙鋼輪壓路機,靜壓1~2遍。
溫度:≥120℃(普通瀝青)
2. 復壓(關鍵壓實階段)
目的:達到規定壓實度(通常≥93%馬歇爾密度)。
設備:輪胎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,碾壓4~6遍。
溫度:90~110℃
3. 終壓(消除輪跡)
設備:雙鋼輪壓路機,靜壓至無明顯輪跡。
溫度:≥70℃
注意:碾壓過程中嚴禁急剎車、急轉彎;遵循“高頻低幅、緊跟慢壓”原則。
六、開放交通
路面表面溫度降至 50℃以下 方可開放交通。
特殊情況(如工期緊)可采取灑水降溫,但需謹慎防止早期損壞。
七、質量控制要點
厚度、平整度、壓實度、滲水系數、構造深度等指標需符合《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》(JTG F40)。
取芯檢測壓實度和厚度。
施工過程全程監控溫度、速度、遍數等參數。
如需具體配合比設計、結構層厚度設計或針對不同等級道路(如高速公路 vs 城市支路)的差異做法,可進一步說明需求。